《...决策陷阱》读书笔记
最近新认识的一个朋友,前几天聊天时他提到他读书会常读心理学和经济学,于是在图书馆选书时,我不由自主就跑去经济学分类转了一圈,发现还挺有趣,就拎了几本回来。
这朋友是个钢铁直男,有时候不那么会讲话,有时候还有点憨憨,但是有些事上又让我觉得他蛮有自己的想法,至少我感受到他在思考。
跟我另一个老朋友相似,他也有着提前准备好的忧患意识。他们都不像我,得过且过,总觉得未来会变得更好。他们都在提前准备,以防万一。我不知道我们哪种比较好。我也不是第一次意识到我自己这种,没有前瞻性、不成熟、但又侥幸因此而每天没得烦恼的性格了。我想快乐,当下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。至于未来会发生什么灾难,那就让那个时候的月亮去面对好了,她能应付得来,我知道的。
这书含金量不高,我拼命抠出一点笔记罗(fu)列(yan)如下:
选择盲目症。我们通常察觉不到自己犯错了,就算我们察觉到了,我们也不愿意承认错误,而是说服自己和他人,这是对的。
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作出决定,但女性作出的决定通常更好一点。在高级管理层中拥有更多女生的企业会有更好的长期效益。让更多女性进管理层,不仅是出于道德诉求,这么做更是聪明的决定,也更符合经济效益。
不要害怕舍弃选项,保持专注也是一种收获。
行动偏误。不作为对于许多人来说太难了,他们甚至会觉得不作为是错的。于是就倾向于赶紧去做点什么,哪怕这时候并不需要马上做决定并行动。
停止不停搜寻。一旦你找到一个还算满意的选项时就定下来吧,不要再不停琢磨了。你心里总想着也许下一个更好呢,无意识的,你希望找到最好的选择。而其实你可以在发现有个地方你的感觉还蛮喜欢的时候,就马上停下来。就这么简单。你会发现,其实这感觉还不错。
本杰明·富兰克林清单决策方法。在白纸上根据选项的数量划分相应的行数,在每行写上该选项所能想到的全部优点,按重要性从1-10分给这些优点打分,最后求和计算每个选项分值。即可得到答案。
转换立场决策法。试想,如果是你的朋友需要做这个决定,你会如何建议他?
饥饿会降低人的自控力,并给人的决定带来负面影响。首先,在饥肠辘辘的时候,不要做有深远影响的决定。其次,下次你想和上司谈加薪或者想说服另一半做一笔大额支出时,先去跟对方吃顿好吃的吧!